毛皮與生態保育

何謂持續運用資源?

持續運用資源是指以避免地球資源枯竭或惡化為原則,善用天然資源。這個理論是環保策略的基礎,鼓勵大家保護環境,有責任地使用天然資源。

毛皮動物是珍貴的可再生天然資源

野生毛皮動物是一種天然資源,長期為人類提供食物及衣物。時至今日,這些動物對生活在孤立及偏遠地區的人尤其重要,令這些社群既可賺取收入,又能維持傳統的生活模式。

只要妥善管理,毛皮動物亦能夠造福其他野生動物。例如,北美洲的海狸壩可以成為許多其他生物(不論珍稀或常見物種)的理想棲息地。

只要棲息地環境得宜,適合動物一年復一年繁殖後代,生命不受威脅,毛皮動物便可以不斷繁衍。而適當管理動物數量及棲息地,則可保障動物的存活能力。我們更可以透過野生生物學家的專業科學監察及政府法規管制達到以上目的。

野外生態管理

任何動物繁殖過盛都會造成自然生態失衡,帶來嚴重影響。野生動物繁殖數量按年遞增,甚至多於棲息地所能夠容納的數量。若沒有妥善管理,便會產生以下問題:

  1. 對動物的影響 – 動物數量上升,令食物供應緊張,引起壓力及饑荒。
  2. 泛濫 – 在比利時及荷蘭,麝香鼠挖洞破壞堤壩,當地政府需要斥資僱用獵人設陷阱捕殺以控制數量。
  3. 土地管理 – 在美國,根據紐約州環境保護部最近研究估計,海狸壩每年造成的損失超過600萬美元,原因包括淹沒土地、堵塞排水系統,以及堤壩損毀時沖毀公路、鐵路及橋樑。海狸造成的破壞每年為美國帶來的損失高達15億美元。
  4. 控制疾病及害蟲 – 管理措施可防止疾病散播至家畜及人類。萊姆症、梨形鞭毛蟲、蛔蟲、獸疥癬、溫熱及瘋狗症都是一些由毛皮動物傳染的疾病例子。

毛皮貿易的角色

野外生態管理是政府的責任,並於當地、省縣或地區層面執行。例如,北美洲為保護生物品種及其棲息地,實施了一連串方法及法規,當中包括:

  1. 設陷阱捕獵的牌照法規。
  2. 監察動物數量。
  3. 限制陷阱捕獵的季節,並於有需要時實施限額。
  4. 限制陷阱的類別。
  5. 設陷阱捕獵的教育課程。

毛皮貿易為可再生資源提供一條商業出路。假如沒有毛皮業,野生動物數量仍須受到控制,但是政府及納稅人將為此承擔龐大的費用,更抹煞了務農戶的經濟裨益。此外,被獵殺的動物將被浪費,這與持續運用大自然資源的重要理念背道而馳。

毛皮貿易及保護

國際毛皮業協會與各大環保組織緊密合作,當中包括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及世界自然保育聯盟。該會自1985年起已成為後者具投票資格的會員。

當大家質疑毛皮可否保持源源不斷的產量時,業界已注資研究。由此可見毛皮業界對自然保護的承諾。若有任何以可靠科學實證為依歸的措施正面管制毛皮貿易,毛皮業定必支持。

七十年代初,在推出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之前,國際毛皮業界在等候對美洲豹及其他品種狀況的科學研究結果期間,自願暫停美洲豹及其他品種的貿易。自此以後,國際毛皮業協會先後資助不少有關毛皮動物數量的重要科學研究。

國際毛皮業協會支持瀕危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該公約管制受威脅或瀕臨絕種動物的商業貿易。國際毛皮貿易絕不涉及瀕危物種。

評論

「若要在路易斯安那州沿岸繁衍大量野生動物和維持自然生態平衡,關鍵在於讓牠們得到棲息之地。如果透過有效管理,包括養殖毛皮動物,來保護及美化這些沼澤地,我們便能夠確保這些可再生資源一直延綿不絕。」 ─ 路易斯安那州野生動物及漁業部生物學家Greg Linscombe。

「保護棲息地是所有野生動物及其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繼續存活及繁衍的關鍵。與破壞棲息地不同,管制陷阱捕獵可有效地持續運用野生資源,並不會威脅任何一種野生動物繼續存在。」 ─ 美國/加拿大政府東北毛皮動物資源技術委員會。

「土著是大自然的一部份,但只有極少數人知道。我們世代相傳,利用地球上的動物和魚、植物和水來繁衍後代。我們得到天然環境滋養。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把自己的傳統技能及價值觀傳給子女。然而有些人從來沒有來過這個地方,卻想破壞我們的生活。這些人離開自然環境越來越遠,但是他們卻堅信自己應該拯救我們的家園,令我們免受威脅。其實他們才是我們最大的威脅。保護及維持毛皮動物的數量於健康水平,不僅是我們族人的社會良心問題,更是關乎我們生存的問題。」 ─ 育空印第安人原居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