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皮養殖

簡介

毛皮養殖業起源於十九世紀的北美洲,至二十世紀初期傳入歐洲。至今,經過百餘年精選育種,加上優良的飲食起居條件及獸醫悉心照料,飼養的毛皮動物已被馴化,並成為世界上獲得最佳照顧的養殖動物。

水貂是大量養殖的毛皮動物,其次是狐狸。其他小規模養殖的品種則有河鼠、青紫蘭、艾虎貂、紫貂及芬蘭浣熊。毛皮養殖業主要集中於北歐(64%)及北美(11%)。其餘散佈於阿根廷、波羅的海各國、烏克蘭及俄羅斯。

養殖業是毛皮貿易的支柱,佔整個行業收入約85%。水貂與狐狸的養殖產量隨年度變化。根據以往數據(2000年)顯示,該年度的毛皮產量約為3,000萬張(貂皮佔90%,其餘10%為狐狸皮)。

扶植農戶生計

毛皮養殖業為歐洲及北美成千上萬養殖戶提供生計。在歐洲,大約有6,000個毛皮動物養殖場,提供30,000個全職工作職位。整個毛皮行業在歐盟提供338,000個全職與兼職工作職位。在北美,約有900個水貂及狐狸養殖場(美國470個,加拿大430個)。養殖場一般都是家族式經營,規模較小。北美的毛皮養殖業提供大約270,000個全職與兼職的工作職位。

養殖毛皮動物可以補充農戶的收入。這情況以歐洲最為明顯。當地礙於氣候條件所限,缺乏農産品的銷售途徑,因此養殖毛皮動物有助維持農業經濟。

充分利用動物副產品

毛皮養殖業可以充分利用魚類及家禽加工業所帶來的動物副產品。在食品的生産過程中,往往會產生許多不適合人類食用的動物副產品,而毛皮動物可以消耗這些副產品,有效降低人類食品生産的實際成本。再者,毛皮動物所帶來之副產品可製成寵物飼料,達致循環不息地運用資源。

關注動物福祉

為了維持養殖場的效益,養殖戶當然會悉心照顧他們的毛皮動物,以確保毛皮質素。其實,曾經飼養毛皮動物或寵物的人都知道,動物的毛皮色澤是反映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歐洲各地,尤其是荷蘭、俄羅斯與北歐各國,經常就養殖毛皮動物的行爲與福祉進行科學研究,並獲政府及毛皮行業資助研究經費。

毛皮養殖業的經營一向受到各國嚴格監管,並按最高的標準照顧動物。在歐盟國家,歐盟理事會訂下不少規條保護所有養殖動物。第98/58號文列明了所有養殖動物的福祉標準(包括養殖毛皮動物)。第93/119號文則規定了養殖的毛皮動物及其他養殖動物的屠宰方法。此外,歐盟理事會於1999年對一項保障養殖毛皮動物健康與福祉的建議作出修訂。該建議詳細列明照顧動物的有關問題,包括養殖環境、常規檢驗及飼養人員的操守。現在有關建議已被歐洲毛皮動物養殖者協會納入為執業守則。北美的毛皮養殖戶除嚴格遵守省、州和國家制定的動物福祉條例及其他有關規例外,亦按照上述執業守則經營。

同時,養殖戶亦會根據行業指引及省、州或國家規例,由獸醫對養殖動物進行定期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