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毛皮業

簡介

毛皮業是一個現代化工業,融合著多種卓越的文化、傳統技術,以至時尚的生活模式。它不單在促進國際貿易的過程中為很多國家創造職位和帶來經濟效益,亦在環保和生態管理中擔演重要的角色。

生物降解試驗 – 天然毛皮與人造皮草

走進歐洲 - 充滿關懷的毛皮產業

皮草,自然選擇

天然毛皮 - 責任之選(PDF)

報章聲明︰毛皮業極具規範的行業

人類與毛皮

長久以來,人類一直善於利用其他物種的產物來滿足生活所需。一般人認為,只要本著負責任和尊重的態度,同時確保自然界的生產力和生活環境不會受到破壞,便可享有這個權利。在現代社會,人們認為不論利用動物作為食物、服裝、醫學研究、運動還是寵物,均須經過詳細考慮,並確保以人道方式對待動物。對於爭取動物權益人士主張對抗穿著毛皮人士的思想及行為,毛皮業絕不認同。因為毛皮業一向重視動物福祉,更投放了大量資源,以科學角度研究及管理動物養殖和人道狩獵方法。
動物毛皮是一種純天然的可持續資源,既是潮流服裝的超凡象徵,亦合乎環保及經濟原則。動物毛皮持久耐用又可於大自然分解,同時為維持部落社群及大自然棲息地帶來珍貴的裨益,更蘊含人類傳統手藝的精髓,其他現代化產品實無法比擬。

歷史

毛皮貿易已有數千年歷史。近代歷史亦見證了人類對毛皮貿易的需求不斷增加。從前,腓尼基人和其他地中海古文明部族均有從事買賣動物毛皮貿易。到了十七世紀,俄羅斯人為了搜尋優質毛皮(包括紫貂皮),致令俄羅斯的疆土東移,越過烏拉爾,進入西伯利亞和太平洋地區。此外,北美洲的早期歷史也是源於商業需要,為滿足歐洲人的需求(初期是為了海狸毛皮),法國與英國的冒險家、商人,甚至彼此政府之間展開激烈競爭。
美洲土著捕獵動物供應貿易所需的毛皮,並向商人售賣糧食和補給品。毛皮貿易是歐洲經濟體系中少數可讓土著獵人參與,而又能維持和增強其傳統生活方式和文化價值的行業之一。
時至今日,毛皮貿易對加拿大、阿拉斯加州、路易斯安那州及西伯利亞土著的生活仍然是非常重要。毛皮業與歷史的淵源亦標誌著毛皮業的特徵。由於很多盛產毛皮動物的地區均不適合農業發展,人們只能夠生活於荒蕪的環境中,於是捕獵毛皮動物便成為他們唯一的經濟出路。在加拿大的八萬名持牌捕獵者當中,土著約佔半數,包括印第安人、梅蒂人和因努伊特人。

業內運作模式

毛皮貿易是一個殊不簡單,令人感到自豪的行業。它更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國際性行業。它的組織架構獨特,毛皮從原產地輾轉到消費者手上,其過程需要透過許多不同行業和國際經濟地區,並為它增添價值。
毛皮業對文化、傳統技術以至生活品味各方面均有所貢獻。毛皮業更不斷發展新技術,迎合時裝界和現代消費者的需求。現在,全球共有超過一百萬人全職投入毛皮業工作。
毛皮業是一個盡責、守法及富專業道德的行業,受到嚴格監管,亦致力保護環境,決不涉及瀕臨絕種動物。

原料以拍賣方式出售

大部分的毛皮養殖戶及獵戶會將生皮交予鄰近的拍賣行出售。拍賣前,拍賣行的專業技術員會先將毛皮分類及分級,待買家查看毛皮的質素後,才進行競投。養殖戶及獵戶可在拍賣後直接收回成交款項,但需扣除小額佣金,作為分類及分級的手續費。
競投的買家以經紀為主,他們代表毛皮商客戶、原料商或貿易商出價,購得毛皮後,這些公司便會把經過妥善處理的毛皮轉售予世界各地的毛皮商或製造商。處理大批高價毛皮的轉口貿易可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對於一些本身並非主要生產毛皮的國家,例如英國等,其影響尤甚。
世界上最大的毛皮拍賣行位於哥本哈根、赫爾辛基、奧斯陸、聖彼得堡、西雅圖及多倫多。

處理原材料 硝皮及漂染

拍賣行、收集商與貿易商會把毛皮送往硝皮及漂染廠。硝皮工序包括清潔、製軟、保存及烘乾毛皮。
現今各種毛皮均可漂染成多采多姿的時尚顏色,由傳統的黑色到輕淡優美的粉色系列,應有盡有;又可局部漂染或混毛混色,令顏色一致。除淨色外,新技術更可在毛皮上漂染花紋圖案,以至利用鐳射雕刻方法做出立體效果,變化多端,實現無限可能。
硝皮後按毛皮的色澤、大小、針毛長度及質感分級,再送交製造商。
硝皮及漂染中心遍佈世界各地,如波羅的海國家、加拿大、法國、德國及俄羅斯等,而意大利、中國及香港在硝皮及漂染業亦扮演著重要角色。

製造毛皮時裝

毛皮的製造極為嚴格,屬專門行業,多以家族形式經營,將傳統的製造技術世代相傳。技術講求一絲不苟、手工精巧、鉅細無遺。
在一些新興製造市場,許多年輕新晉陸續加入毛皮行業,學習傳統製作工藝之餘,亦引入最新技術。然而,縱使製造毛皮的新技術發展一日千里,製作過程始終依賴一批巧手工匠。
毛皮製造商除了採用其設計師所設計的樣式外,亦會與國際級設計公司攜手合作,為毛皮時裝注入新元素。
同時,現在革新之技術,可透過各種方法減輕毛皮的重量,符合大眾對時尚生活的要求。毛皮商及製造商會利用修剪、拔毛、針織、加入皮革,以至編織等技術,令皮草更輕巧。
全球最重要的毛皮製造中心分佈於加拿大、中國、希臘、香港及俄羅斯,其餘法國、德國、意大利、韓國、日本、西班牙、土耳其、烏克蘭及美國各地亦不乏毛皮製造中心。

國際展覽推動貿易

世界各地的零售商每年都會參加在北京、法蘭克福、香港、伊斯坦堡、卡斯托里亞、馬德里、米蘭、滿地可及莫斯科舉行的展覽會。
各地毛皮批發及零售商或時裝買手可在展覽會內一睹毛皮時裝的最新潮流及染色工藝,並選購時尚服飾在來季銷售。

零售市場遍及全球

目前,毛皮成衣與配飾在毛皮專門店、國際著名設計師的商舖、百貨公司及時裝店等各類零售店舖出售,消費者可隨時隨地輕易選購毛皮產品。
世界各地對毛皮成衣需求甚殷,其中最龐大的消費市場當數中國、德國、意大利、韓國、日本、俄羅斯及不少前蘇聯成員國、西班牙及美國。銷量一般受到經濟、潮流及氣候狀況所影響。
近年,皮草在時裝界復興,目前共有超過450位國際著名設計師都在名下的時裝系列中加入毛皮衣飾。
為了方便消費者在購買毛皮產品時了解有關資料,國際毛皮業協會向其歐洲成員國推行標籤計劃,規定該地出售的毛皮產品必須附有標籤,以當地語文及/或英語列出毛皮品種的俗稱及學名。自二零零二年起,所有國際毛皮業協會的成員國均已實行標籤計劃。